10月18日—21日,由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委员会、iCAN国际联盟、北京大学、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联合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参与的第十二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在成都举行。我校唐红梅副校长作为嘉宾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教务处负责人、医疗器械学院、康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中心相关指导老师及8个学生团队共40余人参会。
本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复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30余个省市、400余所高校,2800多支团队,10000余名学生参加。共450支大学生项目团队和70支青少年团队近2000名青年创新创业者进入iCAN国际创新创业中国总决赛。在强手如林的中国总决赛中,我校学生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现场最受欢迎奖”3项,“网络最佳人气奖”2项,实现iCAN大赛奖项质量和数量大突破。马克思主义学院郭莹老师作为全国高校代表主持闭幕式。我校参赛学生集体作为优秀选手代表在颁奖仪式上参与大合唱,唱响iCAN之歌。
在成绩的背后,是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院(部)的认真组织,以及每一位参赛师生一次又一次的积极锤炼,更是无数次失败、失眠后的破茧成蝶。
三年来,学校共立项和培育校级学科或技能竞赛42项,创新创业课程15门、创新性实验8项。2017年,学校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2018年,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项,上海市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8项,为遴选项目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iCAN校内初赛阶段,教务处针对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的特点,从2018年立项的学科竞赛项目和上海市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挑选了若干项目进行精心培育,相关学院(部)认真准备,积极备战,充分利用课余和暑假时间对各自项目进行研究、讨论、改进;组织相关师生分别赴北京参加了iCAN创新创业教育高级研修班、卓越人才特训营和火箭营进行培训和学习。经过数月努力,我校共12个团队参加了上海浙江赛区复赛。复赛中,我校学生凭借自信的表达,精美的海报制作,科学严谨的态度获得4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共8个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占上海浙江赛区中国总决赛参赛项目总数的62%。
在iCAN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前,各项目团队放弃休息时间,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修改商业计划书,以确保各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和科技含量。抵达成都后,面对450多支大学生决赛队伍,指导教师分别为8个决赛项目分析相近项目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制定战略、分析利弊、出谋划策,参赛选手们则立刻投入一遍又一遍的模拟演练,不断修改讲解词和提升演讲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经过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的磨练,年轻的参赛队员们纷纷表示,自己提升的不仅仅是创新能力,还有团队协作和社会实践能力,更收获了自信、坚持和梦想。康复学院石阳同学表示:“青春没有创新,梦想就会止步,我们将继续完善产品质量,争取代表学校参加2019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教务处)
上海健康医学院
第十二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奖项统计
获奖等级(奖项) | 项目名称 | 所在学院(部) |
一等奖 | “指在掌握”智能手功能康复仪 | 康复学院 |
“护心贴”心脏疾病及心脏健康诊疗平台 | 医疗器械学院 | |
二等奖 | 智能交互式座椅 | 康复学院 |
空气脉冲治疗仪 | 医疗器械学院 | |
三等奖 | 混合现实医学教育应用系统 | 实践教学中心 |
记忆大师:大脑时代的守护者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四向导盲手杖 | 医疗器械学院 | |
安睡监测手环 | 医疗器械学院 | |
现场最受欢迎奖 | “指在掌握”智能手功能康复仪 | 康复学院 |
记忆大师:大脑时代的守护者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四向导盲手杖 | 医疗器械学院 | |
网络最佳人气奖 | “护心贴”心脏疾病及心脏健康诊疗平台 | 医疗器械学院 |
“指在掌握”智能手功能康复仪 | 康复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