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我校在北苑1号楼110会议室召开本科专业教学体系建设评审暨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校长黄钢、副校长唐红梅、上海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处长桑标教授、上海市教育评估院首席评估专家孙莱祥、上海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朱坚民、复旦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胡雁、上海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徐筱萍、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樊绮诗、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教研室主任张大志教授对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本科专业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了论证。教务处负责人、各学院负责人及专业主任、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蒋淑敏主持。
会上,黄钢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关心、支持、鼓励表示衷心的感谢。黄钢要求学校每年都要对本科教学工作质量、水平进行有效的检查、督导、分析、完善与提升,同时在整个的评审、评估、评价过程中真正体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在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风以及学风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按照完整、全面的本科建设标准,进行细致的落实和推进。“改”不仅要用改革创新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更重要的是改变过去习惯的教学方法,优化相应的课程体系,制订具有应用型本科特色的一系列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流程,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教学管理与建设体系,以保证学校发展的科学性与持续性。
各本科专业负责人对照市教委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八方面指标,即:研制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深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形成校企联合运行机制、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打造特色师资队伍、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和加强专业建设管理,结合学校应用型、特色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阐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同时对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举措、成效、问题与整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与会专家对我校10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给予了肯定,认为我校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布局合理,专业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基本明确,业务培养要求及学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比较全面,专业特色较为明显。同时专家们也对我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一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本科与专科教育的区别要体现,能力培养的区别要突出,并为今后从应用型向研究型人才培养做好铺垫;二是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毕业条件为基础,聚向化培养规格,更新理念、强化实践、重视人文、对接国际,注重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三是人才培养目标要有培养矩阵,课程设置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一一对应,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与重点高校形成错位竞争;四是行业调研要详实,人才培养定位要准确,专业特色要突出,才能充分体现办学水平。
最后,唐红梅指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一项需要责任心的工作,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希望我校10个本科专业能从以下8个层面落实专家的评审建议:第一,人才培养目标要精准化;第二,人才培养规格要聚向化;第三,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融入创新创业元素;第四,人才培养方案要认真做好职业岗位的市场调研,明确专业的职业岗位的界限和界定;第五,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概念要清晰,学分和学时的设置要精准。第六,教学基本要求中,国际认证要与本土化相结合并体现专业特色;第七,课程设置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最核心的部分,反映专业的办学水平,需精心打磨。第八,专业建设的组织管理框架和职责,要放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本次会议对于我校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培养医学及医学相关类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