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19 -2020学年第2学期第8次教学工作例会 暨形成性评价专题讲座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0-06-04浏览次数:107

为切实树立课堂教学新观念,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提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课程教与学反思的有效实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按照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培训计划,学校于63日召开教学工作例会暨形成性评价专题讲座。此次专题会议特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特聘临床授课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向阳作《临床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专题讲座。副校长唐红梅、各二级学院(部、中心)领导、骨干教师、教学秘书、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相关教师线上线下同步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王莉主持。

随着CBME的确立,临床教学关注点从“对学习的评估”转向“促进学习的评估”转变。向教授从Mini-CEX的问卷调研引入此次讲座,内容涵盖形成性评价的目标、Mini-CEX的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关注点等。第一,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修正学习轨道进行的评价,而评价的目标是向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以指导学习。评价行为本身就可创建学习,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Mini-CEX的历史、Mini-CEX/DOPS实施步骤(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人文素养、诊疗决策、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整体临床能力)、Mini-CEX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等。第三,形成性评价实施中的问题。即是真实评分还是鼓励评分、不同年资医师标准相同还是不同、如何面对不同老师的评分标准、如何做好反馈等。最后,向教授重点强调,形成性评价不是一种考试方式,是一种教学方式;要注重评价过程的真实性和多样性;学员多次测试,不同老师评价,效果教好;与临床工作同步,不增加太多负担;评价需要就事论事,好的反馈是关键;以评价促进学习,教师、学员不断进步。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围绕一线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第一,Mini-CEXDOPS是形成性评价最常用的两种形式,针对多样的专业,如何在不同的专业中针对性的使用。第二,吸取形成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的灵活性,将其应用到学生毕业实习考核过程中。第三,将形成性评价引入教学督导过程中,全过程关注教师教学成长。副校长唐红梅强调无论是管理岗位还是教学岗位的教师,应该汲取形成性评价中各自需要的内容,在学校发文《上海健康医学院关于推进形成性评价实施意见(试行)》的基础上,制定标准化的实施标准,同时在课堂运用的时候,发挥教师对学科、课程、教学特点的研究,给教师充分的空间。

在教学例会最后,教务处处长王莉就疫情期间在线考核、招生宣传、教改经费等事项进行了简单通报。在线教学环境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选择,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在教学过程中推进形成性评价,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跟踪,帮助教师探索实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