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实践 分享——我校学生在首届“上海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论坛”获5奖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17-04-25浏览次数:233


423日,在教务处、基础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等相关学院老师带队下,我校70多名学生组队参加了由上海市医学会医学教育专科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承办的上海医学会百年华诞系列活动之首届“上海市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论坛”。上海6家医学院300余名师生参加了论坛,我校学生在论坛中荣获5个奖项。黄钢校长作为上海市医学会医学教育专科分会主委出席论坛。

黄钢主委在致辞中对与会同学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相信起点,坚持终点。希望同学们在高起点的同时不忘终点目标,在通往终点的曲折道路上不断求索,拓展人生的宽度与厚度。第二,相信学习,坚持创新。要以创新为目的进行终身学习。第三,相信平台,坚持合作。希望六家医学院校通过彼此协同的方式增进合作,给学生提供彼此交流的舞台,将医学生创新实践论坛发展成上海市医学会的示范品牌。黄钢校长热情洋溢的致辞引发了全场共鸣,获得热烈掌声。

 “创新实践论坛”主题分享会6家医学院校共推荐12名学生进行主题汇报。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医疗器械学院学生沈佳宜汇报的《超声波空气清洗器》获“最佳设计报告奖”;临床医学院学生项雨晨汇报的《兔博士:叙事医学,医患共情》获“最佳风采奖”。

在“壁报作品展示”项目中,6家医学院校共近60件作品参评。经专家组评审,我校医疗器械学院杨越琪等的《二维超声导盲杖》、袁歆怡等的《新生儿体液出入量记录仪》、王蕴逸等的《微创手术器械绝缘测试仪》三个项目获“特色墙报奖”。

在下午的“医学生创新实践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上,基础医学院杨智昉院长代表学校以《理实一体,自主学习——基础医学教学改革重在学生能力提升》为题,从一个侧面交流了学校进行创新实践的探索。

黄钢主委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意义,并对参会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通过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方法,以意识理念、思维方法和结果反思的顺序进行创新;二是要有“中性科学,温度医学”的理念,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三是希望大学生们能够面对矛盾、抓住矛盾、扎实基础,关注已有领域的缺陷,突破思维定式,进行集成创新。

本次论坛进一步加强了我校与上海其他医学院校的创新实践交流,对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相长”,推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教务处、基础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