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华章日新。1月2日,上海健康医学院在北苑1号楼200人报告厅召开2024年教学工作总结大会。校长吴韬,副校长汤磊,各学院(部、中心)院长、主任、教学副院长、各本科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学团队负责人、教学秘书,附属医院分管教学副院长、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教学办主任,以及校外教学督导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汤磊主持。
会议在简朴、热烈而庄重的气氛中拉开帷幕。汤磊致开幕词,他代表学校对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教师代表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奋战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以及长期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汤磊指出,2024年学校教学工作聚焦“七个踔厉”和“四个坚定不移”,围绕学校党政工作要点,以巡促建、以巡促改,积极落实完成各项教学改革任务。此次大会旨在回顾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同时凝心聚力,为新的一年擘画新蓝图。会议围绕“省思奋楫”“质量监测”“内涵建设”“医教协同”四个篇章展开。
省思回眸、奋楫启程。教务处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莉首先总结了学校推进新一轮教育综改、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圆满完成优化专业布局、本科招生结构规模调整等高校分类评价重点工作任务等工作,同时围绕教学内涵建设、教学改革重点任务等提出了2025年学校教学工作的计划和展望。汤磊强调,2025年是关键之年,希望全体教师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教学工作,积极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任务,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勇于创新,确保教学工作扎实推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为先、质量为要。质量监测篇伊始,汤磊首先回顾了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发展历程,高度肯定了第一届校级教学督导组在学校多项重要工作中的关键作用。随后,吴韬校长、汤磊副校长为第二届校级教学督导专家颁发聘书。周进祝教授作为第一届督导专家组组长及第二届督导组顾问的身份进行交流,他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真挚的教育情怀,激励着与会教师们在教育教学道路上保持热情与探索。临床医学院原院长蔡巧玲、医学影像学院原院长徐小萍作为第二届督导专家组组长代表督导专家们做了表态发言,她们表示将全力支持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让督导工作切实为学校教学工作高质量、多层次、内涵式发展保驾护航。
交流互鉴、内涵发展。在“内涵建设”部分,主要搭建教师在芬兰研修教学方法引入课程教学改革和学校在专业认证方面的经验交流平台。陆秀宏、付卓婧、董晛和王梦星四位老师分别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研修收获,并结合自己所授课程具体介绍了如何将所学应用于课程教学改革,从而提升学校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学校落实国家“五位一体”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在专业认证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显著,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护理学专业率先完成上海市首个护理学专业认证;康复物理治疗专业高质量完成了WP认证专家进校考察;医疗器械学院积极引入医工、医理交叉等大健康教育紧缺、适用认证标准,推进ASIIN认证各项筹备工作卓有成效。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院长朱爱勇、康复学院院长郭琪和医疗器械学院副院长张欣分别就专业认证工作的主旨及意义、本学院各专业认证筹备和考察等各环节注意事项与推进策略做了分享,为学校其他专业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举措和经验。
医教协同、共筑未来。2024年,学校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一个《意见》+十大专项计划”为指导,坚持把拔尖创新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作为战略使命,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医用”六协同教学平台建设,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教务处与产学合作处联手协同,着力培育智能医疗器械、眼健康、数智检验检测、生物医药技术、康复医学等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产教融合、医教协同,也离不开临床教学的支持和帮助,学校以教学示范科室、优秀实习带教教师为示范引领,着力推动附属医院、教学医院见实习质量不断提升。在医教协同环节,与会领导们为5个现代产业学院授牌,并为附属周浦医院普通外科等10个校级教学示范科室以及来自于临床教学一线的13位优秀实习带教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最后,吴韬代表学校对全体教职工,包括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过去一年中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2024年学校在高校分类评价工作中取得历史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聚焦”和“聚力”,一是聚焦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聚力培养应用技术型医药卫生人才;二是聚焦高教综改“1+10”要求,聚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三是聚焦拓展国际合作交流辐射,聚力师生国际教育内涵提升。吴韬指出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要求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是紧紧跟随服务科技发展、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需求,积极打造基层卫生健康守门人“金名片”。紧密对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紧紧跟随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设支撑未来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紧缺专业、未来专业,创新契合科技发展和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人民健康全面提升服务贡献能级。二是强化战略思维,制定战略策略,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数字赋能教学改革,促进实施“科教融汇”,大力营造“以科促教”“科教相长”氛围,注入“科技+”元素实现教学与科研协同并进,促进科教成果转化,提升学校在科教创新领域的贡献度和影响力。三是深化政产学研医用协同,全面提升师生国际竞争力,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探索“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特色鲜明的“医学院-附属医院-附属社区卫生中心-企业”协同共融发展新样板模式。引进国际优质教育和师资资源,支持更多师生海外研修和培训,鼓励国际联合研究实验室和教研平台成果产出,为构建国际化发展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最后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寄语“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勉励大家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唯有提振“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的精气神,锻造特色亮点,才能在迅猛而来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号召大家紧抓上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宝贵机遇,把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作为先导任务,把强化人才精准供给作为根本任务,把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作为关键使命,系统推进学校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生长和发展,构建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校十周年!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加快建设高水平、全健康、国际化应用技术型医学院,共同为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奋勇向前、贡献力量。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