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需求,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学校将在2025年春季学期继续开展微专业工作,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报名参加。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微专业简介
微专业是指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具有“小学分、精课程、高聚焦、跨学科、灵活性”等鲜明特点,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本学期可报名的微专业
1. AI精准医学(学制1年)
“AI精准医学”微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并通过精准医学系统学习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该专业面向上海健康医学院本科“创新班”及全校有余力、有目标、有自我提升需求的学生,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实践训练与科研创新,培养学生在精准医学、分子诊断、数据科学与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激发其创新创业潜力,塑造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拔尖人才。
2. 应用药学(学制1年)
“应用药学”微专业旨在通过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该专业面向上海健康医学院本科“创新班”及全校学有余力、对药学感兴趣、有自我提升需求的学生,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实践训练与科研创新,培养学生在药学服务、药物研发、药品质量控制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激发其创新创业潜力,塑造具有跨学科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
3. 健康管理(学制1年)
“健康管理”微专业旨在培养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适应健康模式转变以及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素养和协调沟通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掌握健康管理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基本健康服务能力,能够在大健康产业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微专业修读
1.培养方案。在选择微专业及其课程前,请认真阅读微专业培养方案(附件1),了解微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开展微专业的课程学习,在培养方案的“课程简介”中说明了各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各位同学应在选课前确认自己是否已经具备相关的知识基础。
2.课程学习。课程学习一般包括线上、线下教学环节。线上教学主要依托相关在线课程平台开展教学,线下环节由任课教师组织安排,具体的学习要求以课程通知为准。
3.微专业修读成绩及证书。微专业课程考核管理参照学校相关管理规定执行,课程成绩在微专业成绩单上显示,不纳入主修专业课程平均学分绩点(GPA,Grade Point Average)。微专业课程考核不合格的,不影响评奖评优和毕业资格。学生在主修专业毕业前修满本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学分,经由微专业主办学院审核并报教务处备案,由学校颁发微专业结业证书。未达到微专业培养方案学分要求的,所修课程经学生申请、所在学院审核通过,符合要求的可认定为主修专业的跨学科拓展选修课学分(不得与主修专业的专业必修、专业选修课程重复)或者通识选修课(非艺术类)学分。
四、报名及录取
1.报名时间:3月14日(周五)12:30-3月16日(周日)12:00。报名数据以3月16日(周日)12:00的系统数据为准。
2.报名方式:学生登录学校教务系统报名,报名流程详见附件2。请各位同学报名前仔细阅读相关微专业培养方案及招生要求,合理安排时间。
3.录取:微专业开设单位审核学生报名信息,审核结果和拟录取名单预计于第五周在开设教学单位网站公示。
五、招生条件及录取原则
微专业 | 报名对象 | 录取原则 |
AI精准医学 | (1)已加入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的本科“创新班”学生; (2)尚未进入重点实验室创新班的大一、大二各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3)报名者需具有较高潜力、明确目标并且有自我提升需求;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面向未来的科学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专注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1)累积平均绩点排名不得低于学生所在专业年级前50%,招生计划为40人,低于15人不予开班; (2)报名人数超过上限,将组织考核,择优录取; (3)通过微专业遴选后可同时优先考虑纳入重点实验室创新班。 |
应用药学 | (1)面向三年级及以上各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25年应届毕业生除外)。(2)报名学生学有余力,对药学领域具有浓厚兴趣,同时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 (1)综合素质高,主修专业无课程不合格情况; (1)招生计划为50人;低于15人不予开班; (2)报名人数超过上限,根据学生平均绩点择优录取。 |
健康管理 | (1)面向二年级及以上各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除外)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25年应届毕业生除外)。 (2)报名者需学有余力,对健康管理领域具有浓厚兴趣,同时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 (1)招生计划为60人,低于15人不予开班; (2)报名人数超过上限,将组织考核,择优录取。 |
微专业咨询可联系专业所在单位:
专业 | 部门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AI精准医学 | 协同科研中心/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 | 蔡老师 | 13524290237 |
应用药学 | 药学院 | 康老师 | 65883053 |
健康管理 | 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 | 顾老师 | 13072118782 |
报名系统操作问题请咨询教务处(电话:65881653)
附件:
上海健康医学院教务处
2025年0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