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启动“智能启航: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专项教育培训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5-03-31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和教育强国纲要中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要求,加快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智能化进程,着力提升学校教师数字素养与能力,有效适应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吴韬校长与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杨小康院长协商策划,启动“智能启航: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专项教育培训。

327日上午,杨小康院长一行首先来到医学影像实验教学中心,详细参观并体验了各类医学影像设备和新颖的教学实验实训项目,并就双方进一步合作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到上海市智能医疗器械与主动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了解了学校有关主动健康、具身智能医疗机器人等项目的成效和进展。最后,教务处相关教师、医学影像学院李晓欧院长、医疗器械学院杨晖院长、上海市智能医疗器械与主动健康协同创新中心骨干教师与来访团队座谈,双方就大语言模型、多模态信息感知、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教学科研合作、教师进修交流等领域进行了热烈交流和合作洽谈。

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刘满华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通识基础与技术发展》的专题培训。培训会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教务处处长王莉主持,学校近200名专任教师共同参与学习。会前,汤磊副校长与刘满华教授就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进行了交流。

培训会上,刘满华教授首先通过生动而丰富的案例引入人工智能的定义,又以“三度沉浮”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简史,并且依次从机器学习、强化学习、计算机视觉、语义分割、姿态估计、自然语言处理及智能机器人等方面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分类,然后从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个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最后,她以其研究团队《基于多模态MRI的脑肿瘤分割和基因分型》和《基于多模态磁共振影像的脑龄预测》两个科研项目为例,详细讲解了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结果分析。报告内容涵盖了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医疗应用以及前沿探索,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关于科技未来的深度思考。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推动教育、医疗、工业等各行各业的系统性变革和信息化升级。学校适时举办“智能启航: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专项教育培训,将助力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科研理念提升和教师技术应用发展,为学校高标准落实教育综合改革任务保驾护航,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筑基赋能。